從賣產品到做服務 這四個策略很關鍵

在中國,用全球7%的耕地養活20%的人口,離不開農業,也離不開農資人。越來越多的人看好農業,農資店紛紛開業,但問題也接踵而至:利潤越來越薄、產品大同小異、賒銷成災、客戶流失、惡性競爭不斷……很多人搖頭嘆息:“農資這行,越來越難做了。”

但真的沒有出路了嗎?

恰恰相反,機會就藏在轉型之中。只會坐在店里賣貨的農資人,注定被淘汰。新一代農資人,必須換思路、換方法、換角色。

一、選對品牌,更要經營好品牌

頻繁更換品牌、不斷疊加產品線,只會讓客戶覺得你不專、不可信。真正做得穩的農資人,往往長期深耕一兩個真正有實力、有口碑的大品牌。品牌是你的信任背書,是你區別于同行的重要標簽。

二、技術服務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

農民真正需要的,不只是藥和肥,而是怎么用好它們、怎么增產增收。所以,別再等客上門。主動走進田間地頭,做農民的技術顧問。誰能幫他們解決問題,誰就能真正留住客戶。技術服務帶來的信任,是價格戰打不垮的。

三、用互聯網讓更多人“看見你”

抖音、快手、微信視頻號……這些都是新時代農資人的“新農具”。通過短視頻和直播講解種植技術、發布產品使用效果、分享農戶案例,不只能引流獲客,更能樹立你的專業形象。哪怕是從一個微信群開始,認真經營你的線上陣地。

四、持續學習,拒絕原地踏步

農資行業在變,種植模式在變,政策也在變。只有不斷參加培訓、交流、自學,保持知識更新,才能跟上節奏,甚至領先一步。把你做的事當成一項事業,而不只是買賣。

農資從來不是一個賺快錢的行業。它需要耐心,需要技術,更需要一份扎根農業的情懷。當你從賣產品轉向做服務、從坐商走向行商、從傳統經營邁向線上線下結合——你會發現,這片土地依舊廣闊,機會始終在那里。(西北分公司 李東平)